麗江古城文案短句(麗江古城:愛的是夜色風情,痛的是商業,恨的是文化喪失)
绿色简约靓丽风格的一款自适应式zblog app下载模板,面向于手机app应用、手赚app应用、网赚app应用分享下载网站设计开发,采用左中右三栏布局响应式结构,APP图标排版、分类展示、大幅轮播图、热门/最新APP模块,二维码扫描下载,支持电脑或手机访问浏览,兼容IE9+、Firefox、chrome及Safari等主流浏览器,在PC电脑端和手机端都具有良好的访问浏览体验。
主题特点:
當原住民大量遷走,當原有的民俗和生活形態成為一種表演性的東西和商業的時候,一座城市的記憶和本該有文化深層的魅力也就喪失了。即使是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,麗江古城的真正內涵仍是被抽離,商業讓它變得更繁華、更鬧騰,成功的成為許多古村古鎮紛紛效仿的對象,但令人倍感歎息的是規模完整的古城裏卻空無一物。
當然,對於大多數遊客而言,麗江古城的繁華是充滿文藝和放鬆的,不論多商業多吵鬧,庭院深處自有一片寧靜。我是來旅遊度假放鬆心情的,並非是來看文化和民俗體驗生活的。所以,麗江旅遊的成功與遊客的選擇有很大的關係。
即便曾有數條負麵新聞,但古城的旅遊似乎並沒有受到大的影響,哪怕網絡之聲是炸開了鍋,古城裏依舊是人頭攢動,熙熙攘攘。對於麗江,我是充滿痛惜的。痛惜是文化魅力的流失,是商業利益的不可收拾。
但矛盾的是,在痛惜之餘又很喜歡它:作為一名旅行攝影師,不得不承認古城的風景確實迷人。尤其是傍晚六七點時分,天還未完全暗下來,古城的上空一片湛藍,萬千商鋪已是燈火搖曳,如繁星點點墜入人間。
但這不是曆史遺留下的精髓,萬家燈火本該有靈魂的,但這卻是人造的風情與迷離。這個古城裏,不論是遊客集中區,還是邊緣,到處是客棧和商鋪,居民也多為漢人,小店裏賣的東西清一色的全國各地都有。就連在四方街看到的歌舞表演,最後都是表演性的東西,納西族的朝氣和繁華失去了真正內涵的東西。
但我每次去雲南旅遊都會抽空來麗江古城一趟,也都會居住在裏頭。比起鬧中取靜的自我催眠,我更多的還是妄想找到一些本質的東西。這座始建於宋末元初的古老城池,哪怕被後人摧殘得隻剩下空殼,在這空殼的前後多少還有些文化殘跡吧。
於是看到了四方街、木府、五鳳樓、雪山書院、王家莊基督教堂、方國瑜故居、白馬龍潭寺、淨蓮寺、普賢寺等景點,但很多都是空的,雖然有人氣,但沒有靈魂。我有時候在想,為什麽我不是70後呢?也許還能看到華夏文明的不同精髓。
因此,就更替後世子孫感到悲傷,如今的我們所看到的曆史建築多被濃妝豔抹,重新包裝,甚至是拆卸重組,再描龍畫鳳,披金戴銀,擠眉弄眼,招搖過市。那麽他們呢?還能看到什麽?
被世人稱作”最後精神家園“的古村古鎮,正在被”騰籠換鳥“,遷走原住民,然後大局招商,一個個被改造成各類商鋪、客棧、農家樂、茶社和咖啡館混為一團的”遊客的天堂“。每當我看到一些非常古樸的村鎮,尤其是這兩年在安徽黃山,雲南騰衝一帶,有不少古村極為原始,這種原始對於村民而言是一種貧瘠,對於遊客或者攝影師而言,可能就是精神家園,世外桃源。
但讓我掙紮的是,每當我在網絡上分享出來的時候,網民們就會無奈的表示不要去打擾,求還一個清靜等等。實際上我的意圖充滿了矛盾,希望它受到關注的同時又怕被因此被過度包裝。
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去年在黃山遇到某個以黃土堆砌的馬頭牆古村時,一個外嫁來的村婦就很不解的說:“這裏這麽窮,又不像是宏村西遞,你們城裏人(我是在鄉下長大的)怎麽都喜歡往這裏跑?”
是的,這個村落開始受到一些攝影師的關注,但還未曾遭到遊客席卷。但村婦的言外之意十分明顯,我也希望村民們的經濟生活有所改善,希望當地政府對其有所開發,可我害怕村落的曆史內涵、文化意蘊、本土氣質和個中獨特精神就消失了。
麗江古城最為明顯。可從旅遊角度而言,它的成功又是一個典範,任何一個渠道麗江的遊客必會來此打卡。就連我這個喜好曆史文化,痛惜本土精神流失和厭倦商業的人,來到雲南旅遊都想著去住兩天。也許是自我催眠吧,總認為古城被利益包裹得再麵目全非,對於其本身仍還是有些價值魅力的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1 留言